从父母身上学到的:对知识的尊重与对弱者的关爱
我的父母都是研究外国语言和语言教学的,他们喜欢在饭桌上讨论一些“深奥的东西”,后来我学英语才知道什么是“词根法”。
两种记单词的方法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October 26, 2023
父母都是研究外国语言和语言教学的, 他们喜欢在饭桌上讨论一些“深奥的东西”, 后来我学英语才知道什么是“词根法”。
比如说一个名词或者动词, 可以加上前缀或者后缀,把它转换成不同的词, 这样记单词就快了很多。
help, helper, helpful, helpfully, helpless, ……… pic.twitter.com/pqtPUqwfKU
他们从小就教育我要尊重知识,也要有关爱之心,尤其是要善待弱者。这种价值观对我影响深远,也成为我人生的重要指引。
华人移民法宝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September 6, 2022
归纳来讲就两句话:“学习掌握英语,学习善待弱者”。
前者显而易见,后者必不可少。
为什么还要善待弱者呢?
我个人认为所有移民来到这个国家,对周围事物不能理解的根源就在这里。
首先你要能分清“强者“和“弱者”,然后朝弱者倾向,逐步能接受他人善待弱者,最终自己也开始善待弱者。
与孩子的相处:亦师亦友,共同成长
作为两代移民,我和孩子之间既有文化差异,也有代沟。但我们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,也愿意相互学习,共同成长。
今天要分享喜悦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June 23, 2023
社交媒体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你说的东西别人都能做到,否则涉嫌炫耀令他人不舒服。
但是有一个例外,每个人都可以与他人分享喜悦,特别是这个“喜悦”是通过努力而得到的。
今天是儿子这个月的第二次毕业礼,同一个人同一个学校,为什么有两个毕业礼?因为他是拿的双学位。… pic.twitter.com/K6PfeEW5am
我还记得,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对我说过,夫妻和睦很简单,起码在金钱、性事和教子上能够协调一致。我听完惊呆了,老子真要向儿子学习。
作为华人移民,第二代能教我们的太多了。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October 11, 2022
当年上小学的儿子对我和太太说,你们要夫妻和睦很简单,起码在金钱、性事和教子上能够协调一致。
我听完惊呆了,老子真要向儿子学习。
微信/油管不少隐姓埋名的/完全没有任何资历的,任何话题都能胡说八道一通。
也许最好咨询来源就是受过完整教育的儿女。
儿子们很小的时候,我和太太就发现他们都是左撇子。作为父母都担心,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比别人难。
左撇子 vs 同性恋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June 18, 2023
儿子们很小的时候,我和太太就发现他们都是左撇子。怎么办呢?作为父母都担心,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比别人难。
买一副高尔夫球杆,左撇子都贵很多,要拉小提琴又怎么办?世界上好像没有左撇子的小提琴。… pic.twitter.com/35bjP2O9su
我经常会和孩子们分享我的经历和想法,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。我们一起看电影、听音乐、讨论社会问题,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了解,也加深了彼此的感情。
与祖父母的亲情:跨越距离的思念与牵挂
移民加拿大后,我和祖父母之间就隔着千山万水,但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,也彼此牵挂。
告别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September 23, 2023
今天我从上海飞台北,昨天与父亲说再见,他坚持要送我到老人院门口,还站起来给了我一个十分有力的拥抱。
每次这个时候,大家都心照不宣,我们彼此生活在地球的另外一边,这是移民要付出的代价。
好在是他对我生活的环境很了解,我也对他的生活环境非常了解。… pic.twitter.com/HKMbehEc4H
每次回国探望他们,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刻。我会给他们带去加拿大的特产,也会和他们分享我在加拿大的生活。
平民伤亡到底有多少?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December 1, 2023
我喜欢的GPS主持人, 今天接受他自己的CNN电台采访,他提到了以下数据,值得大家深思:
今晚的停火协议如果不能达成,战争的炮火会继续下去。
但战争到现在已经45天,以色列在小小的南加沙地区,投下了比美国数年在阿富汗投下的炸弹总数还要多。
至今为止,… pic.twitter.com/in5R8UVZ5u
移民的代价:与亲人分离的无奈
移民的代价之一,就是与亲人分离。每次与父亲告别,都让我感到心酸和无奈。好在我们彼此都了解对方的生活环境,也都能理解彼此的选择。
告别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September 23, 2023
今天我从上海飞台北,昨天与父亲说再见,他坚持要送我到老人院门口,还站起来给了我一个十分有力的拥抱。
每次这个时候,大家都心照不宣,我们彼此生活在地球的另外一边,这是移民要付出的代价。
好在是他对我生活的环境很了解,我也对他的生活环境非常了解。… pic.twitter.com/HKMbehEc4H
移民生活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光,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可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