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到北美后,我发现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并乐于帮助弱势群体。这与我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华人移民法宝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September 6, 2022
归纳来讲就两句话:“学习掌握英语,学习善待弱者”。
前者显而易见,后者必不可少。
为什么还要善待弱者呢?
我个人认为所有移民来到这个国家,对周围事物不能理解的根源就在这里。
首先你要能分清“强者“和“弱者”,然后朝弱者倾向,逐步能接受他人善待弱者,最终自己也开始善待弱者。
因此,我格外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,并引导他们学会善待弱者。
我认为,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财富和地位,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,以及他是否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建议:
以身作则: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你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讲一下父母的自私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August 19, 2023
感觉这两天很想讨论做父母的话题,把孩子们教好了,这个社会就有希望。要他们做好人,首先我们应该做好人,最起码做到无私。
的确,我们身边有太多的自私的父母,他们拿小孩子的一生来做赌注,老是想“血洗”他们当年的“耻辱”。你都与清华北大无缘,凭什么就非要别人上哈佛麻省理工。…
如果你自己就缺乏社会责任感,甚至歧视弱势群体,那么孩子也会耳濡目染,形成错误的价值观。
参与志愿者活动: 鼓励孩子参与志愿者活动,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,并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我和我的太太长期在红十字会做义工,为社区的老人送餐。
我和太太都长期在红十字会做义工,为不同社区的加拿大老人送餐,习惯与素不相识的人打交道。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January 1, 2023
在这个平台的交流,更是相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华人朋友。
再有人路过骂骂咧咧,我也会坚持,因为这是正确的选择,与他人交流,或者协助他人,都没有任何不妥,邪恶不可能令我封口。
我们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参与这些活动,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帮助他人。
关注社会问题: 与孩子讨论社会上存在的问题,如贫困、歧视、环境污染等,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方案。
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观看新闻,并讨论社会上发生的事件,让他们了解社会现状,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。
支持慈善事业: 鼓励孩子捐赠自己的零花钱或物品,让他们学会分享,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培养孩子的同理心: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,体会他人的感受,并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。
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家长们持之以恒地引导和教育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用心去培养,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、有爱心的人,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