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时代,我们每天都接触到海量的信息,其中不乏假新闻和阴谋论。 作为新移民,我们更容易受到误导,因为我们对当地社会和媒体环境不熟悉。 许多新移民仍然习惯于依赖中文媒体获取信息,而忽视了主流媒体的报道。 然而,中文媒体的报道经常存在偏见和误导,甚至存在恶意造谣和传谣的现象。
为了避免被假新闻和阴谋论误导,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,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。
关注主流媒体,了解媒体立场
主流媒体通常拥有更严格的新闻审核流程和更高的可信度。 他们会对新闻进行多方求证,并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公正。 因此,我们可以优先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,例如,CNN, BBC, New York Times 等。 这些媒体拥有专业的记者和编辑团队,并遵循严格的新闻伦理规范。
同时,我们也要学习媒体立场光谱,了解不同媒体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,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判断其报道的客观性。 例如,Fox News 倾向于保守派观点,而 CNN 则倾向于自由派观点。 了解媒体的立场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报道的角度和倾向,并进行批判性思考。
几十年来习惯了每天看CNN。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October 22, 2022
有一个四川来的华人朋友说那是假新闻。我给他一个月找一条历史上的假新闻,结果他还真找到了,查了一下人家在第三天已经道歉了。
原来他是想找完美个人一样,来找一个完美媒体。
华人群体在民主法治的透明社会,莫名其妙地唾弃所有的主流媒体。
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。
媒体也有品牌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December 22, 2022
我们身边有多少华人,买汽车知道要什么牌子,为儿女选大学也知道牌子,甚至买个包、买双鞋都知道牌子。唯有讲到媒体,不仅不要牌子,连出处都不关心了。
昨天两篇推文,一个讲到川普家6年的报税,另一个讲到拜登家22年的报税;前者来自于“华盛顿邮报”,后者来自于“今日美国”,
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陷阱
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经常来源不可靠,内容经常缺乏事实依据,甚至存在恶意造谣和传谣的现象。 许多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,会发布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,误导读者。 因此,我们在阅读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时,要保持警惕,并进行多方求证。
你北大毕业也好,哈佛毕业也好,烂人始终是烂人。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October 31, 2022
美国众议院发言人丈夫被人入屋袭击一事:
余杰说,没抢到定额,在加州不算犯罪,下次可以再来。
龚小华说,是泡同性恋酒吧,半夜带男妓回家发生争执。
这一男一女,造谣传谣,毫无羞耻,也从来也不会道歉。
难道华人圈真的已经烂到这个程度了? pic.twitter.com/PqdhhXxjTN
那个谈古论今的文昭,满脑袋的浆糊,为什么还有人听他胡说八道?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November 17, 2022
他说没钱交交通罚单,没法更新驾照,为什么还要来投票?
加拿大所有监牢的犯人都享有投票权,请看联邦有关被监禁投票者的网站。
文先生,你到底住在地球上的哪个加拿大? pic.twitter.com/ScJd7NtFom
多方求证,理性思考
在面对信息时,我们要保持警惕,并进行多方求证。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求证:
查阅其他信息来源: 查看其他媒体或网站的报道,看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报道。 如果多个媒体都报道了同一事件,那么该事件的可信度就会更高。
核实信息来源: 查看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,例如,作者的背景、网站的信誉等。 如果信息的来源不可靠,那么该信息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。
查阅事实核查网站: 一些网站专门进行事实核查,例如,Snopes, PolitiFact 等。 这些网站会对网络上流传的谣言和假新闻进行核实,并公布真相。
提高媒体素养,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思考。 希望我们可以擦亮双眼,明辨是非,成为一名理性的信息消费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