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,它既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文化,也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,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。
二十块钱到香港(一)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July 13, 2023
记得那时候的深圳罗湖桥破破烂烂,我提着大包小包走到中线,非常犹豫地迈步去对面,那毕竟是国境线。回首一看桥头上的对联: “热爱家乡、保卫祖国”。
一位穿着草绿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,对我呵斥的叫我赶快离开,他的衣服显得很寒颤,态度也十分不耐烦。…
二十块钱到香港(一) 记得那时候的深圳罗湖桥破破烂烂,我提着大包小包走到中线,非常犹豫地迈步去对面,那毕竟是国境线。回首一看桥头上的对联: “热爱家乡、保卫祖国”。
一位穿着草绿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,对我呵斥的叫我赶快离开,他的衣服显得很寒颤,态度也十分不耐烦。…
当年,我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,就被这座城市的繁华和活力所吸引。
城市景观:摩登与传统
香港的城市景观融合了摩登与传统,高楼大厦与古老的寺庙并存,
香港是“社会主义”吗?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April 20, 2023
以前我在香港有个同事是“太平绅士”,我问他一天到晚到底干什么?他说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花在探监。也就是去香港不同的监狱,问他们的伙食如何?居住条件怎么样?有没有人虐待他们。… pic.twitter.com/lr3BlkrfAZ
香港是“社会主义”吗?
以前我在香港有个同事是“太平绅士”,我问他一天到晚到底干什么?他说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花在探监。也就是去香港不同的监狱,问他们的伙食如何?居住条件怎么样?有没有人虐待他们。…
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风貌。我登上太平山顶,俯瞰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,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繁华和活力。
文化体验:中西合璧
香港的文化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,既有传统的中国节日和习俗,也有西方的节日和庆典。
回想我学英语的动力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December 4, 2022
当年去香港探亲的人,只能用人民币换20港元。不会广东话,也不认路,坐出租车是唯一的选择。从红磡火车站到港岛,车资居然是36港币,包括10块钱过海隧道。
司机说我坐“霸王车”,说是违法行为要call警察。怎么刚到香港没有几个小时,就欠债犯法了?只能等亲戚还债后才放我走。
回想我学英语的动力 当年去香港探亲的人,只能用人民币换20港元。不会广东话,也不认路,坐出租车是唯一的选择。从红磡火车站到港岛,车资居然是36港币,包括10块钱来回过海隧道的收费。
司机说我坐“霸王车”,说是违法行为要call警察。怎么刚到香港没有几个小时,就欠债犯法了?只能等亲戚还债后才放我走。
我在香港体验了传统的中国新年,也感受了西方的圣诞节。
今天香港黑色暴雨,“的士大佬”狮子大开口,问我多要一百港币到机场。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September 8, 2023
平生第一次遇到!
这个现象普遍吗?以前连“兜路”都会被起诉,当年“差佬”不是会“放蛇”吗?
我感觉香港已经不是以前那个“香港”了! pic.twitter.com/XftGHZy9H5
今天香港黑色暴雨,“的士大佬”狮子大开口,问我多要一百港币到机场。
平生第一次遇到! 这个现象普遍吗?以前连“兜路”都会被起诉,当年“差佬”不是会“放蛇”吗?
我感觉香港已经不是以前那个“香港”了!
香港的美食也同样中西合璧,既有传统的粤菜和茶餐厅,也有西方的餐厅和酒吧。
历史印记:殖民与回归
香港的历史充满了殖民与回归的印记,
不三不四的香港
— Vic Wong 黄维克 (@_vicwong) April 15, 2023
昨天不得不去买一张国内的电话芯片,但电信公司告诉我,香港的身份证和护照都不可以做合法证件,哪怕上面印有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。
香港当然不是外国政府,但是也不是地方政府,所有发行的证件都不具备合法效益。只承认国内颁发的证件:以前发的回乡证或者今天的通行证。…
不三不四的香港 昨天不得不去买一张国内的电话芯片,但电信公司告诉我,香港的身份证和护照都不可以做合法证件,哪怕上面印有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。
香港当然不是外国政府,但是也不是地方政府,所有发行的证件都不具备合法效益。只承认国内颁发的证件:以前发的回乡证或者今天的通行证。…
这些印记也体现在香港的建筑、街道名称、以及文化习俗中。我参观了香港历史博物馆,了解了香港的历史变迁,也感受到了香港人的爱国情怀。
希望香港能够继续保持繁荣稳定,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。